正在加載......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加入會員
分類清單

南宗 首頁 > 道教文化 > 道教宗派 > 南宗

        南宗是道教內丹學的重要派別,創始於北宋張伯端,流傳於南方廣大地區。該派以"先命後性"的修煉方式著稱,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,故名南宗。又稱紫陽派、天台宗。
        張伯端 (987-1082),字平叔,號紫陽。浙江天臺人。"少業進士"不第,后為胥吏,因觸犯"火焚文書律""坐累謫岭南兵籍"。在四川成都遇真人劉海蟾授真訣,於是作"悟真篇",傳法於石泰,依次傳於薛道光、陳楠、白玉蟾。這五人後被譽為"南宗五祖"。因張伯端等人皆不曾出度為道士,自白玉蟾使為道士傳法,且白玉蟾著述甚豐,弘揚法門最力,故俞琰《席上腐談》認為南宗形成於白氏。實際上,白氏一系所傳丹法乃是《悟真篇》中清修思想的發揮,此一宗脈下傳夏宗禹、俞琰等,史稱南宗"清修派"。除此而外,南宗還有發揮《悟真篇》陰陽思想的"陰陽派"。陰陽派始於張伯端之徒劉永年,劉傳翁葆光,翁傳若一子,再傳陸墅、戴起宗、陳致虛,以至於明清時期的陸潛虛、彭好古、甄淑等。其實石泰、薛道光亦習陰陽派丹法,故南宗以陰陽雙修為正宗。
        南宗修丹講求"先命後性",張伯端《修真篇》:"虛心實腹義俱深,只為虛心要識心,不若煉鉛先實腹,且教收取滿堂金。"明彭好古解注說:"虛心為性功上事,實腹為命功上事。二者俱有深意。然人心浮動,如何得虛?不若煉鉛服氣,先實其腹,使金精之氣充溢於身,然後行抱一之功,以虛其心,則性命雙修,形神俱妙,而大修之事畢矣。" 此一述一注,指明南宗修丹的底蘊。南北二宗雖然皆主張雙修性命,但在具體修煉過程中處理性命關係時,南宗顯明地側重於煉形煉氣。南宗陰陽丹法分為七個步驟:凝神定息、運氣開關、保精煉劍、採藥築基、還丹結胎、火符溫養、抱元守一。按其修煉階次實際分為四層:築基、煉精化炁、煉炁化神、煉神還虛。其中始終不離火侯、藥物之妙用,對火侯法度、溫養指歸的闡述比北宗都細密一些。
        同北宗一樣,南宗也深受佛教思想影響,其言修煉常常仙佛參半,也極重視煉心煉己,但不像北宗那樣下手處即要求煉心煉己,而是將其放在修煉的第四層上,亦即以命功起始,性功了終。南宗白玉蟾清修支派主張獨身清修,認為一己之身就是一完整天地,乾坤、陰陽二性俱足,無須外求;俞琰認為,丹經中的夫妻等實指陰陽二性,而這些又皆為己身所有。陰陽派發揮《悟真篇》終陰陽交媾的思想,主張男女雙修,即採取同類坎中真陽,以接補己身離中之陰。這種採補式修丹法又分三乘。中、下乘行"體交法";上乘則行"神交法",即男不寬衣,女不解帶,男女對坐,性情相交,氣化感應, 從而雙修雙補,利己而不損人,雙方皆獲採補之益,與採戰御女之術有別。鑒於此術有被人誤解而步入歧途的危險,陰陽派大師皆不肯輕傳。
        南北二宗在元代實現合流,其分殊限於全真教派內部。南宗之"祖"降為"真人",原來的五祖加上劉永年、彭耜成為"南七真"。陰陽與清修兩派在丹法上雖仍保持獨立發展,卻也有滲透融通的情形。如陳致虛的丹法就有會通南北二宗、清修與陰陽二派的特點。南宗的主要金丹著作有:張伯端的《悟真篇》、《玉清金笥青華祕文金寶內煉丹訣》、《奇經八脈考》;石泰的《還源篇》;薛道光的《還擔復命篇》;陳楠的《翠虛篇》;白玉蟾的《海瓊問道集》、《海瓊傳道集》、《金華冲碧丹經秘旨》、《海瓊白真人語錄》;夏宗禹的《入藥鏡籤》、《陰符經講義》、《悟真篇講義》;俞琰的《周易參同契發揮》、《易外別傳》、《玄牝之門賦》;翁葆光《悟真篇注釋》、《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》,《悟真篇注疏》;陸西星《悟真篇小序》、彭好古《悟真篇注》;甄淑的《悟真篇翼注》;仇兆鰲的《悟真篇集注》等。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摘自 《中華道教大辭典》


Copyright ©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