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陽道善堂 -- 2017.07.23-「道學道務師資培訓班」課程〈三〉
正在加載......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加入會員
分類清單

2017.07.23-「道學道務師資培訓班」課程〈三〉    首頁 > 訊息中心 > 活動特輯

    2017.07.23 

    「道學道務師資培訓班」課程〈三〉 本日由葉長庚老師與蘇至明老師進行兩場專題演講。

 

「臺灣的喪葬習俗」

    葉長庚道長以自身豐富的經歷及風趣的口吻,講述臺灣喪葬習俗的演變以及在習俗背後的真正義涵,讓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,嘖嘖稱奇。喪葬習俗中其實包含了儒家的儀式與道家的科儀,各有其意義,子曰:「生事之以禮,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喪禮之重,除了對亡故的親人有追思懷念作用外,更有著感恩,體諒,珍惜,以及對下一代的身教之作用,都在這些儀式中潛移默化,教育著下一代;除了傳揚「孝」的觀念給下一代之外,也是能藉此機會讓家族再次凝聚、團結。儀禮須注重的是其背後的涵義、功能加以留存遵守,而其細節則是因人時地可以加以變通調整,不是一成不變,但也不能隨意變更或加油添醋,這就失去儀式原本的意義了。

    對於一些喪葬習俗中的禁忌,許多都是因外人們的不了解,以訛傳訛,造成誤解;舉例來說,就是「遮神」這一個步驟,原先是因在神明廳前會為亡者更衣,為免對神明不敬,故先以布幔區隔,但傳到後來竟變成了「神明忌喪」一說,實在是謬誤。神明具慈悲心、死後為亡者接引超渡往彼岸,豈還會「忌喪」?而燒化「腳尾紙」的儀式,其實是道家思想中,須將遺體內留滯未出的濁氣,借由熱氣為引,將其由足底湧泉推至天靈而排出,讓亡者未離之神識舒坦,久而久之卻被傳為「燒買路錢」等錯誤說法。

    許多喪葬習俗的背後真正的意義與目的,都需要被了解;若因不了解,任意批判為迷信,任意取捨,選擇錯誤而丟棄了最好的東西,對於這流傳久遠的習俗是非常可惜又不公平的事。

 

「臺灣道教儀式之簡述」

    本節授課教師蘇至明道長以一襲道袍蒞臨,更顯仙風道骨。蘇道長以詳盡的田野調查資料,輔以豐富的照片記錄,向學員講述臺灣道教各宗派的祭祀儀式,令眾人眼識大開,嘆為觀止。臺灣道壇道士生態,可大略區分為道教與法教兩大區塊,道教以正一、靈寶、清微、禪和、全真等。法教則以閭山許真君派、三奶、法主公、徐甲、普庵等,但兩大教派其各自之道派法脈來源卻相當複雜。道門之道派其宗教業務主要以舉行建醮、禮斗、做三獻等祈禱性祭儀與拔度功德為主,而法門道派之宗教業務,則多以安營、押煞、祭解、補運等法術性儀式為主。為了實際上的需要,修習道門之道士也常兼修法門而成為「道法二門」,或是在祭儀中兼用法門之法術。

臺灣道派--道教簡介

    臺灣漢人社會的宗教文化隨著移民族群移植自中國閩、粵,道教中的道派、道壇主要也來自於閩南的泉州與漳州,三百年來也在臺灣各地區形成十分豐富的道壇生態。由於臺灣的道壇多屬「火居道」性質,在各聚落中設壇來為民眾進行各種宗教咨詢服務,並為宮廟舉行大型祭典儀式,也形成一般民眾對於道教最主要的印象。以臺灣的道教生態來說,由於火居道(在家道)的情況特盛,因此道派道教在臺灣也可以稱之為道壇道教,以齋醮儀式為主,以法教為輔。

臺灣閭山教--法教簡介

    臺灣的法門宗派自有其法脈傳承,因此也可獨立於道教之外而另稱為法教。這一派的法教人士,常被稱為紅頭法師,或“紅頭法仔”,其法事通常以祭解的小法術為主,如祈子、收驚、犒軍、過七星橋(或稱過關度限)、起土、安胎、栽花換斗、打城及保運獅(或稱「做獅」)等。

    在介紹各門派儀式間,道長也諄諄教誨學員們,修法也須重修行,唯有修行有成,方能驅動法力,將儀式『由凡轉聖』,方不僅是流於形式,才能達到行法的目的。

 

    7月30日為課程最後一日,將由楊士賢教授講解「剖析道、釋兩教殯葬習俗」及郭國賢道長講授「正信道教的信仰方式」,並將舉行「道學道務師資培訓班 第一期」結業式,敬請關注後續報導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Copyright ©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